一、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?
感染性肺炎是指肺部的炎症主要由不同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。感染性肺炎的病原体可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分为,细菌、病毒、真菌、支原体、衣原体等几大类型。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,也是病毒性肺炎高发时期。病毒性肺炎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烧,咳嗽或胸闷,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冠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的一种。冠状病毒直径大约80—140纳米,球形包膜病毒,是正链RNA病毒。因为球状的病毒被膜蛋白外包的表面形状突起类似皇冠形状,所以被命名为冠状病毒。冠状病毒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。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有6种,其中4种冠状病毒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,一般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。另外两种引起重症呼吸道感染的是2003年广东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(SARS-CoV)及2012年中东沙特阿拉伯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(MERS-CoV)。这两种病毒分别是来源于野生动物(蝙蝠)。分别传染给果子狸及骆驼后传染给人,然后在人群中扩散传播。这次武汉的病毒性肺炎中新发现的病毒的核酸序列与已知的SARS-CoV及MERS-CoV的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核酸序列有明显差异。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(2019-nCoV)。
二、有哪些保护措施?
1.冠状病毒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飞沫或接触感染。建议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外出时要戴口罩(最好是医疗用N95口罩),佩戴时要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,将口、鼻、下颌全部包住,戴口罩时尽量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),佩带口罩虽然不能阻止纳米级的病毒颗粒的吸入,但可以阻挡含病毒颗粒的飞沫,减少病毒的感染风险。
2.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症状的人。因为手会接触到病毒附着物体,比方公共场所的门把手,电梯及各种按钮等,在外应该尽量减少用手触摸口,鼻,眼等病毒易感染部位。外出后要用流动的清水或使用肥皂洗手,搓手不少于20秒,七步洗手法:①掌心対掌心,互相揉搓;②掌心对手背,双手交叉揉搓;③掌心对掌心,十指交叉揉搓;④指尖対掌心,互相揉搓;⑤拇指対掌心,互相揉搓;⑥指尖在手背,互相揉搓;⑦掌心握手腕,互相揉搓。有条件也可以使用含70%—80%的酒精的免洗洗手液。
3.如有发烧,咳嗽打喷嚏等类似感冒症状的出现,当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戴口罩或用纸巾,衣物等遮挡口鼻以减少病毒向外传播。不随地吐痰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4.注意食品安全:(将肉蛋彻底做熟、生食和熟食分开处理)。
加强体育锻炼,提高个人免疫力,同时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